西风渡口汉军大营连绵数里,水陆两军都在此地扎营歇息,距离武昌城一百里。
西军大营驻扎在武昌城外高观山,左军也已出武昌城,两军合军一处,陆军四十万,水师十万,共五十万大军,准备与汉军硬怼!
今天不是一个好天气,夏季的湖北多雨水天气。
朱由检站在龙帐内听着外面雨水滴落的声音,有些担忧士卒是否会感冒,是否会影响作战。
“周卿,将士们都有蓑衣吧!”
“启禀陛下!军需衙门准备了充足的蓑衣还有御寒药物!将士们不会有问题!”
“嗯!那就好!此前我军已连败数阵,看这天气,雨季还会持续几天,朕决意就在雨季结束前开战!”
“陛下!下雨天我军的火铳还有虎威炮都无法使用,要不还是等等雨季结束?”
王承恩有些担忧道,他只是提个建议,并不会对战事指手画脚,学土木堡大败的王振。
“王公公此言差矣!即使我军不开战,左良玉和艾能奇也会打上来的,他们都知道汉军强在火器,而且我军连败数阵,敌军士气高昂,雨季我军若避战,敌军则会乘胜猛攻,相反,我军若主动出击,敌军反而会轻敌冒进,与我军决战,这是一举歼灭西军主力和左良玉的良机!末将就不信,以张献忠和左良玉的为人,他们的士卒能有蓑衣?能有御寒药物?下雨天我军只是无法使用火器,敌军则是感冒流鼻涕上阵吧!哈哈…”
“嗯!周卿言之有理!传旨,明日辰时出发水陆并进,决战武昌城下!另派出斥候与传令兵,就说朕的士卒怨声载道,我军粮草断绝,多有病卒,无法撤退,朕意死战武昌!宁死不退!”
“末将领旨!”
周遇吉一脸兴奋带有崇拜的看着朱由检,他没想到朱由检不仅是个圣君,也是个军事天才,仗还没开打,就四处示弱蛊惑敌军,在决战前还来一计猛的。
西军大营,艾能奇主帐内。
“王爷!这大雨下的,汉军的火器无法使用,据报,汉军那边多有病卒,怨声载道,汉王有意死战武昌,此战我军在王爷的英明领导下必胜!五十万精锐打区区十五万士气低落的汉军,犹如撵鸭子,哈哈…”
大内奸先锋将军刘国能嘿嘿笑着一脸贱样拍着主帅定北王艾能奇的马屁,始终坚持大西国的拍马屁政治。
“是啊!王爷,等活捉了汉王,我军再一举拿下南京,灭了汉军势力,一统南方!再兴兵北返,一统天下!届时王爷就能名垂青史,万古流芳!”
左良玉手下大将李国英也出班拍马屁。
这群人已经完全飘了,根本不把汉军当一回事,刘国能是职责所在,尽全力贬低汉军,别的人是真的打心眼里看低汉军。
艾能奇并不是庸才,他对手下人的马屁不置可否,眼睛微闭一直在沉思,汉军究竟要干什么?
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是下雨天汉军列阵试图决战,艾能奇还真不一定能上当,因为艾能奇手里掌握的可是大西国的所有精锐,损失不起,他不得不小心。
为什么下雨天艾能奇就上当了?
因为雨天决战乃兵家大忌,遇到雨天,行军艰难,多疲惫之师,多病卒,不仅火器无法使用,就连弓箭也无法使用,因为被雨水浸泡过后一拉就断。
有这样的优势,艾能奇以逸待劳,不出击除非他是傻子。
南京城头,数万百姓走出南京城跪在地上乞求老天让汉王平安归来。
“驾!”
一批快马从远处驶来,周婉儿睁着黑白分明的漂亮眼珠子,一脸期待的看着前方。
“八百里加急战报!让开!”
无数百姓拦住传令兵去路,导致传令兵只得勒马止步。
“这位小军士!前方战事如何?汉王胜了吗?”
一名老者拄着拐杖一脸期待的看着士卒。
士卒扫了一眼这群百姓,心里嘀咕着:“尼玛!这里面肯定有西贼的密探!”
于是大声回答道:“哎!我军四十万,即将与敌军两百万决战!此战汉王决意死战不退!我军士气…还行吧!至于结果,应该再过几日就到了!”
“好了!麻烦大家让一让,俺还有重要军令要去军需衙门,前线需要大量御寒药物,因为雨天无数士卒病倒!汉王原本想退,退不下来,这才只能决战!”
“大家快帮忙让让,懂草药的帮忙上山采药,支援汉军呐!”
这名老者眼眶湿润的鼓动百姓上山采药,支援前线,因为他活了几十年,只有在汉王手底下才看到了好日子,汉王败了,自己的孙子又会过什么样的日子呢?
一时间无数百姓,四散离开,有的掏钱去药铺采买药物送往军需衙门,药铺御寒之物顿时倾销一空,无数百姓又上山采药。
周婉儿也拉着窦虎子上山,她从别人那里知道草药长什么样,不畏辛苦的上山采药。
山上遍地都是百姓,可能只有周婉儿的目的不一样,她是因为喜欢汉王,崇拜汉王才帮助汉军。
但是包括窦虎子在内的所有百姓,则是为了他们自己的生活,一旦汉王败!现在他们拥有的一切将不复存在。
此时每个百姓都是面露忧伤,时不时有百姓小声哭泣,他们不知道汉王败了,日后应该怎么办。
十五万对战两百万,还多有病卒,怎么打的赢?这是所有百姓的认知,他们现在能做的只能是采药,能多采一点就多一个健康的士兵,汉王就多一份战力多一份胜算。
南京发生的一切,果然被西军密探飞鸽传书报告艾能奇大营。
朱由检的目的已然达到,西军、左军两军将领一个个都是把酒言欢,好不快活,只等艾能奇下令就出兵收割病秧子汉军。
只是艾能奇迟迟没有下达进军的命令,最着急的是谁呢?是刘国能!这货挺郁闷,汉王都做到这样了,如此示弱,艾能奇既然还不上当!
终于这一日到了,狂风暴雨中一杆赤红色大旗出现在西军大营一侧,武昌城西南方。
紧接着西军士卒模模糊糊看到一片赤红色,终于有士卒反应过来在暴雨中狂奔大喊道:“敌袭!敌袭!”
这一日的南京城头温体仁、洪承畴、陈奇瑜等内阁大臣,汉王麾下文武百官全部身穿官府站在城头等待结果。
无数百姓同样跪在南京城外等待前方的消息,不少人泪眼朦胧,他们已不乞求汉军胜,只希望汉王能活着逃出来。
武昌城外,朱由检身穿金黄色铠甲,雨水打湿他那帅气的脸盘,一旁穿着蓑衣的王承恩手里拿着披风一脸担忧一个劲的劝说道:“陛下!穿件披风吧!这披风是特制的,能挡住雨水,龙体要紧呐!”
“不用!传令列阵!”
意气风发的朱由检抽出佩剑,抬起手擦拭雨水,此时的他是热血澎湃的,后世打群架,最多带十几个人,这次可是带领十五万人马,整个战场投入的兵力接近八十万呀!
是个男人都会特别激动,特别兴奋!自然包括朱由检。
由于雨水模糊了视线,已无法用令旗传令,只能由夜不收奔驰出去来回传达陛下旨意。
“汉王有令!列阵迎敌!列阵迎敌!”
踏踏踏踏踏!
整齐的脚步声响起,气势恢宏!
眨眼间汉军列阵完毕!
汉军两翼是一万重骑兵、最前方是一万重步兵,中间夹着长枪兵,五万火铳手和弓箭手全部换成普通的刀盾兵位于后方。
长枪兵将长枪架在重步兵的大盾上,以此抵挡敌军骑兵冲锋,标准的防御阵。
一个没有远程火力支援的防御阵。
呜呜呜呜…终于西军号角响起。
一杆蓝白色大旗出现在朱由检模糊的视线内,最前方黑压压一片。
西军的阵型是攻击阵型,骑兵冲锋,长枪兵紧跟,然后就是弓箭手远射,最后才是刀盾兵。
西军很有优势,因为他们一直躲在营内,所有弓箭还可以使用,这也是艾能奇不再小心谨慎,而是出战的原因。
“去!”
朱由检看着身边的传令兵,冷冷道。
传令兵会意策马奔驰而出,来到西军阵前大声道:“汉军阵型已成!恭迎西军破阵!我家汉王说了,如尔等不敢,那就请乖乖的献出武昌城回四川洗干净脖子等着!哈哈…”
“岂有此理,一群病秧子还敢如此嚣张?王爷!让末将上吧!”
大内奸刘国能同志,打算先出击,跑到汉军阵营商量一下怎么打。
“战鼓起!骑兵冲锋!弓箭手远射!”艾能奇白了刘国能一眼,因为刘国能都是步兵,步兵冲上去做什么?找死啊?
令下!西军战鼓响起,喊杀声响起,战马狂奔,直扑汉军。
一万弓手齐射,瞬间万箭齐发,箭矢遮天蔽日犹如蝗虫过境,直扑汉军阵营。
“护驾!”王承恩慌忙拿起一块小圆盾,高高举在朱由检头顶,并大喊护驾。
十八忍者上窜下跳,飞上飞下,抽出弯刀不断将箭矢击开,忍者不仅保护了朱由检,也保护着王承恩。
“避箭!”汉军后营,刀盾兵主将扯着嗓子大声下令。
前弓箭手、火铳手,现在的刀盾兵立马聚拢方阵,将圆盾高举护住自己。
至于最前方的重步兵和长枪兵,箭矢落下来对他们没有任何伤害,因为他们的装备实在太强悍,真正的武装到牙齿,即使有箭矢击中他们,也只是与铁甲擦出火花而已。
终于西军骑兵冲到重步兵阵前。
“虎虎!”重步兵齐吼两声,用力顶住大盾。
“虎虎!”长枪兵齐吼两声,长枪不断刺出!不断有骑兵被挑杀!
西军骑兵无法冲破重步兵的大盾,只能面临长枪兵的刺杀,一时间退也不是,进也不是。
“重骑出击!围杀敌骑!”
朱由检冷冷的看着破阵受挫的敌军一万骑兵,果断下令已方重骑兵出击。
传令兵快马向两侧奔驰而出。
“重骑兵!出击!”得令之后的李山,放下面罩,端起长枪,策马狂奔,直扑敌骑。
大地开始颤抖,西军骑兵终于发现不对,想要撤退,已然来不及,后路被断,前有破不开的长枪加重盾阵,后有重骑兵的砍杀,西军骑兵一个个面露绝望。
“刘国能!出击!救出骑兵!”
艾能奇发现不对,急忙下令刘国能的两万长枪兵出击,破开汉军重骑兵让已方骑兵能安然撤退。
“末将领命!”
刘国能策马来到本阵,一边喊杀一边缓慢前进,一边还在问李凉。
“李大人!接下来如何啊?是直接反戈一击还是怎么?这要是冲过去,被汉军骑兵误杀不好吧!”
“俺也不知呀!汉王也没给具体的命令!”
李凉一脸无辜,他也不知如何是好。
“快点拿主意吧!汉军骑兵已经对我军防备了!”
刘国能看到有三千重骑兵不再追砍西军骑兵而是下马列阵准备步战刘国能长枪兵。
汉军重骑兵上马就是骑兵,下马就是重步兵,一身重铠甲,防御优势很大,三千对两万也不是没得打。
要不是火铳没法用,重骑兵也不会下马,马上会成为重装游骑兵,刘国能的长枪兵只会挨枪子。
“乌合之众!”看着西军骑兵被打的溃不成军,跑又跑不掉,周遇吉哈哈大笑道。
“嗯?大伴谍情传令!令李凉率军绕道西军背后堵住西军退路,不得放走一人!”
朱由检模模糊糊看到前方有数万不进又不退的长枪兵,想到艾能奇部里面还有被谍情策反的数万西军,马上下达命令。
“老奴遵旨!去!”王承恩向身边的东厂番子挥了挥手,谍情鸟语,只有东厂会。
东厂番子策马来到三千重骑兵阵前,一阵鸟叫后,前方刘国能部,两万长枪兵马上转向加速行军瞬间消失在大雨中。
“王爷!不对呀!骑兵就这么败了?汉军不像病卒,更不像士气低落,反而是士气高昂的精锐之师啊!”
左良玉麾下李国英发现不对头,想建议艾能奇退兵固守,又不敢直说。
“个老子的,他娘的刘国能去哪了?刘国能呢?谁看到了?”
艾能奇当然也发现不对,但更让他不安的是刘国能去哪了?
没别的原因,只因为刘国能两万人马没有多少生病感冒之人,战力算是西军最强悍的了,现在突然不见了,让艾能奇想到一个可怕的可能。
这就要说刘国能投靠汉军的好处,李凉动用关系,调来大量蓑衣还有药物给刘国能部使用,刘国能部在雨天和汉军一样的待遇。
加之富强的汉军平时会支援一些粮饷给谍情使用,刘国能的部队一个个伙食还是不错滴,自然战力属于西军上等,所以刘国能才能成为此战先锋。
先锋必须派出精锐,先声夺人嘛!
还没等艾能奇派人找刘国能,汉军喊杀声四起,朱由检已下令全线进攻!
西军骑兵总共就三万,刚刚三下五除二被弄死一万,剩下的两万全部防御着两侧,艾能奇不敢耽搁直接下令全线反击。
数十万兵马就在武昌城外,大雨天中暴发混战。
最先接战的还是重骑兵和西军骑兵,两股骑兵利用奔驰的冲击力,在步军交战的两侧轰轰烈烈的干着。
一面倒的屠杀,西军骑兵装备太弱,砍在汉军骑兵那里只是出现火花,而汉军骑兵一枪过来就是一个透心凉。
再加是下雨天,时不时的电闪雷鸣,西军骑兵看着那恐怖的面具,在战死数千后终于再也坚持不住,策马狂奔一路大喊:“快跑啊!”
汉军重骑兵不再追杀,而是加入步军战场,来回冲杀,支援步军,收割敌军人头,好不快活!
“真爽啊!哎呀…这都让他跑了!废物呀!”朱由检身边的德川雄一看着混战的战场,热血沸腾,很想参战滴!
“想去就去吧!朕有程有福就够了!记住!别杀到自己人!”
“得嘞!”
朱由检惊讶德川雄一的汉语既然这么流利了?
十八忍者飞下战马,加入战场,一路疯狂砍杀,有了忍者的加入,原本士气高昂的汉军,士气达到顶峰,本来人数占优的西军就已快顶不住,现在直接大溃败。
撒丫子跑!下雨路滑,一不小心就跌倒!遇到汉军还好,不会补刀,遇到忍者,那就怪他命不好,哇呀呀怪叫着就是一个透心凉。
最先跑出战场的西军骑兵,原本以为可以安然撤回,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两万严阵以待的长枪兵。
手绑红巾,很显然这是叛军的独特标志。
刘国能和李凉一脸轻松的谈笑风生,战争的结局已然没有悬念。
“刘国能!快叫你的人让开,大军败了!让俺们撤回四川!”西军骑兵主将袁可路其实已经感觉刘国能叛变了,但还不想放弃这个机会,继续吼一嗓子。
“撤什么撤啊!本将奉汉王令!不得放走一人!识相的下马投降吧!跟着汉王吃香的喝辣的。跟张献忠有啥前途!真的是!看看本将的士兵,这装备!再看看你们一个个跟个落汤鸡似的,打仗张献忠都不舍得花银子给大军弄几身蓑衣,这样的人跟着他干什么?”
被刘国能这么一说,袁可路的骑兵真的有了投降的想法,刚刚大战他们可是见识了汉军装备的强悍,就是因为装备已方才被碾压。
“袁将军!投降吧!某会保证你和众人的生命安全。”
李凉也是一副胜利者的姿态走上前劝降。
“兄弟们,张献忠并非明主!降了吧!”
袁可路放下兵器,残余骑兵全部投降。
“恭喜李大人,再立新功!”刘国能贱笑着抱拳恭喜李凉,弄不好,李凉就是自己未来的顶头上司,这个马屁得拍好。
“同喜!同喜!嘿嘿…”李凉是兴奋的是开心的,谍情工作终于结束,接下来就是升官了吧!
弄不好能做到和大哥李山一样的参将之职呢,一门两参将,光宗耀祖呀!
此战俘虏近十万、投降西军六万、歼敌十余万(都是一些烧杀抢掠,知道汉军政策的顽抗分子),只剩艾能奇带着不到四万残兵突围而出。
艾能奇真是一员猛将,左突右冲,差点冲到朱由检面前和朱由检单挑,还好忍者及时回援,这才打跑艾能奇。
艾能奇也是一位智将,他突围的方向并非后方,他知道后方有刘国能的叛军,他直接正面突围,一开始把朱由检吓一跳,真的吓一跳。
朱由检大哥觉得胜券在握,看着冲杀过来艾能奇,心想着:“尼玛!不会阴沟里翻船吧!”
还好忍者的武力强悍,速度够快!及时护驾!
打败艾能奇,朱由检顺利进入武昌城,左良玉带领小胖子福王逃入水师营,带领十万水师逃往九江,继续苟延残喘。
战争结束,老天似乎也感觉到什么,既然突然放晴。
阳光明媚的天气,汉军进入武昌城,武昌城内百姓眉飞色舞,兴高采烈的奔走相告,欢迎仁义之师汉军入城。
李山和李凉两兄弟终于重逢!二人当晚把酒言欢,喝的烂醉。
刘国能作为最先投降汉军的将领,自然成为六万投降西军的代表,十几名将领围着刘国能问这问那,主要是担忧汉王会卸磨杀驴。
对此刘国能也是有些担忧的,因为他的部下也还没正式受编,也还没发放战甲,其实跟六万投降西军一个样。
刘国能走在街上,看着那些穿着赤红色铠甲的参将、游击十分羡慕,那才是真正的武官,在刘国能心里得天下的肯定是汉王,在其余人手里做官只是暂时的,在汉王手里做官才是永久的。
南京城头温体仁等大官,百姓已经等待足有十几日,战报迟迟未至。
周婉儿每日都是忧心忡忡,甚至有去前线的冲动,被窦虎子强行阻拦。
突然一匹快马从远处奔驰而来,温体仁、洪承畴、陈奇瑜、侯恂等当朝大官心提到嗓子眼。
无数百姓心也提到嗓子眼,不少人眼睛紧闭开始求神告佛。
周婉儿则是双眼痴痴的看着越来越近的传令兵,她只希望汉王活着就行。
“武昌大捷!汉王收复武昌!斩敌十余万,俘虏八十万、收降兵五十万!汉军大胜!”
反正百姓都以为对方是两百万大军,尽可能的吹吧!朱由检让百姓对汉军有信心,吹牛又没事,重要的是把战绩吹出来,让百姓兴奋。
“哈哈…听到了吧!我军胜啦!恭喜各位同僚!我等应即刻准备迎接陛下回朝!”
温体仁一时间激动的眼泪滑落,陛下御驾亲征,他每天都无比担忧,如今汉军大胜,西军大败,一统南方只是时间问题。
大明一统天下只是时间问题。
“噢!噢!噢!万岁!万岁!万岁!”除了城头上的官员,城内外的无数百姓纷纷喜极而泣,高呼万岁。
周婉儿也是流着泪傻笑着,双眼呆呆的看着远方。
“温阁老!下官有个不情之请!待陛下回朝之日,还请阁老谏言,征伐伪西张献忠之战交给下官吧!张献忠此撩下官可是恨之入骨呀!陛下不可再御驾亲征啦!太危险!”
陈奇瑜贱笑着想要带兵攻伐张献忠,张献忠一直是他的耻辱。
不杀此撩,陈奇瑜心里不爽!
“嗯!陛下是不可再轻易犯险,还望诸位同僚与本辅一起谏言。”
温体仁呵呵笑着一边走下城池,一边同诸位同僚商量。
所有官员都是默默点头,是啊是啊的嘀咕着。
这次陛下亲征着实吓坏了他们。
在汉军大喜的同时,另一支猛虎也迎来大喜,北京建掳大败李自成,拿下整个北直隶,同时止兵不前。
朝堂的议论是向南进攻山东向伪汉开战向李自成议和,还是继续向伪顺开战,同汉王议和。
和谁战?和谁和?成为建掳权力核心圈的讨论议题。
同时,汉军代表傅宗龙已至北京多日,前段时间因为皇太极病危,并未有官员接待傅宗龙,后来,多尔衮忙于战事也未接待傅宗龙,主要是傅宗龙未得到朱由检的确切旨意,一直不敢行事,就这样耽搁了。
现在可好了,李自成的议和代表牛金星也来到北京城,主动权,选择权握在建掳手里,这要是弄不好,朱由检将面对强敌面对灭顶之灾。
傅宗龙深感形式危机,快马急报山东,孙传庭以红鸽信十万火急飞报南京,等待圣决!同时孙传庭重兵集结山东德州,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战事。
接下来朱由检会作何决策呢?
当朱由检得知这一消息时,是愤怒的,没错,干嘛要和建掳议和?当时是谁出的馊主意?应该和李自成议和啊!打建掳!打他娘的。
朱由检丝毫没发现,这主意是所有大臣一致同意包括他自己,因为那时候他身边还有张献忠那个强敌,现在张献忠已不足为惧,自然就可以和李自成握手言和,双方罢兵共同对付建掳。
有了自己决策的朱由检,放下大军,快马奔回南京,准备开朝议政,定下联合李自成共讨建掳的国策。
再怎么说李自成也属汉,自家人自家事,建掳是异族,先干掉异族,自家兄弟再解决家产问题。
可是这个国策的执行能顺利吗?被建掳打怕的李自成会同意吗?